❶ 今天安陽看到日食了嗎 8月1日的
沒看到,因為昨天是陰天,根本就看不到太陽,
❷ 為什麼說「天狗食日」並不可怕
中國關於日食的記錄很早,過程被刻在了龜甲上,文字使用的還是甲骨文,時間是公元前的1217年5月26日,地點是如今的河南安陽,當人們像往常一樣正常勞作的時候,天空突然變了樣子,太陽缺了一個口子,而在《春秋》中,更是記錄了多達37次日食。
對於古代人來說,日食無疑是可怕的,因為這樣的天象被視為不祥之兆,因為當時的人們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日食,更不會預測下一次日食會在何時到來,太陽受損可不就會引起大家的恐慌嗎,然後就在各地出現了不同傳說。
比如,將日食當作是對帝王的警告,帝王會在日食以後吃素並舉行特殊的儀式,這是拯救太陽,也是在拯救自己。當然,如今大家不會再害怕日食了,因為我們知道這不過是星體運行到特定位置形成的天象,而日食便是太陽、地球和月球處於同一條直線,且月球剛好處於另外兩個中間時形成的。
2021年首次日環食來了:
2021年6月10日,也就是明天,將會有比較罕見的日環食天象將會上演,這也是今年唯一的一次「天狗食日」天象。和氣象預報一樣,多年前科學家們就能進行此類天象的天文預報,預計本次日食會在明天下午4點12分開始,然後到晚上9點11分結束,整個日環食過程長達5個小時左右。
加拿大南部區域的人們最最早看到環食帶,然後先後經過加拿大北部、格陵蘭島西部、北冰洋和俄羅斯東北部。當然,這次日環食天象,像亞洲北部、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歐洲大部分地區和北美洲的北部區域,就只能看到偏食了,這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
❸ 安陽大約幾點能夠看到日食
能看到的
7月22日的日全食,信陽雞公山——新縣——商城黃柏山一帶往南均可觀測到日全食,成為我省最佳觀測點。其中,雞公山、新縣縣城一帶日全食初虧時間約在8時15分,復圓在10時45分左右。
❹ 誰有中國近年日食時間記錄
2000年2月5日 偏食
2000年7月1日 偏食
2000年7月31日 偏食
2000年12月25日 偏食
2001年6月21日 全食
2001年12月14日 環食
2002年6月10日 環食 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可見偏食
2002年12月4日 全食
2003年5月31日 環食 新疆,西藏西部,黑龍江北部可見偏食
2003年11月23日 全食
2004年4月19日 偏食
2004年10月14日 偏食 遼寧,吉林,黑龍江各地,內蒙古東部可見偏食
2005年4月8日 全環食
2005年10月3日 環食 西藏南部可見偏食
2006年3月29日 全食 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四川等地可見偏食 ,新疆北部接近全食
2006年9月22日 環食
2007年3月19日 偏食 各地可見偏食
2007年9月11日 偏食
2008年2月7日 環食
2008年8月1日 全食 新疆阿勒泰,甘肅北部邊緣,內蒙古額濟納旗,寧夏,陝西中北部,河南帶食而沒,各地可見偏食
2009年1月26日 環食 我國雲南,廣西可見偏食
2009年7月22日 全食 藏東南察隅,雲南西北部,四川,重慶,湖北西南部,南部,湖南北部,安徽,江西,浙江,上海,江蘇南部上午,其餘各地可見偏食
2010年1月15日 環食 雲南西部,西北部,四川大部,陝西,湖北,河南,山東帶食而沒,除黑龍江外,各地可見偏食
2010年7月11日 全食
2011年1月4日 偏食 新疆,西藏西部可見食分很小的偏食
2011年6月1日 偏食 東北可見偏食
2011年7月1日 偏食
2011年11月25日 偏食
2012年5月20日 環食 海南,廣東,福建,台灣北部帶食而出,除新疆極西部外,各地可見偏食
2012年11月13日 全食
2013年5月10日 環食
2013年11月3日 H3食
2014年4月29日 環食 -
2014年10月23日 偏食
2015年3月20日 全食 新疆北部可見食分極小的偏食
2015年9月13日 偏食
2016年3月9日 全食 除新疆,內蒙,甘肅北部,河北北部,東北西部外,各地可見偏食
2016年9月1日 環食
2017年2月26日 環食
2017年8月21日 全食
2018年2月15日 偏食
2018年7月13日 偏食
2018年8月11日 偏食 除西藏,雲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各地可見偏
2019年1月6日 偏食 除西藏,新疆中西部,及西南地區,廣東外,各地可見偏食
2019年7月2日 全食
2019年12月26日 環食 各地可見偏食
2020年6月21日 環食 西藏普蘭,那曲,昌都,四川南部,貴州中部,廣西東北部,廣東北部,東北部,江西,福建,台灣中南部下午,各地可見偏食
2020年12月14日 全食
2021年6月10日 環食 新疆,內蒙,及東北西部可見偏食
2021年12月4日 全食
2022年4月30日 偏食
2022年10月25日 偏食 新疆西部可見偏食
2023年4月20日 全環食 海南,廣東,福建,台灣可見食分極小的偏食
2023年10月14日 環食
2024年4月8日 全食
2024年10月2日 環食
2025年3月29日 偏食
2025年9月21日 偏食
2026年2月17日 環食
2026年8月12日 全食
2027年2月6日 環食
2027年8月2日 全食 西藏南部,雲南可見食分極小的偏食
2028年1月26日 環食
2028年7月22日 全食 廣東西南部,海南,可見食分極小的偏食
2029年1月14日 偏食
2029年6月12日 偏食
2029年7月11日 偏食
2029年12月5日 偏食
2030年6月1日 環食 內蒙古根河,黑龍江黑河,伊春,鶴崗,撫遠等地下午,各地可見偏食
2030年11月25日 全食
2031年5月21日 環食 除新疆北部,內蒙古及山西北部,河北,東北外,各地可見偏食
2031年11月14日 全環食
2032年5月9日 環食
2032年11月3日 偏食 各地可見偏食
2033年3月30日 全食
2033年9月23日 偏食
2034年3月20日 全食 西藏西南部帶食而沒,新疆,西藏,青海,甘肅西部可見偏食
2034年9月12日 環食
2035年3月9日 環食
2035年9月2日 全食 新疆葉城,若羌,甘肅玉門,內蒙古烏海,呼和浩特,河北張家口,北京,天津薊縣,河北東北部,遼寧西南部,遼東半島大部上午,各地可見偏食
2036年2月27日 偏食
2036年7月23日 偏食
2036年8月21日 偏食
2037年1月16日 偏食 新疆西北部,西藏西部可見食分很小的偏食
2037年7月13日 全食
2038年1月5日 環食
2038年7月2日 環食
2038年12月26日 全食
2039年6月21日 環食
2039年12月15日 全食
2040年5月11日 偏食
2040年11月4日 偏食
2041年4月30日 全食
2041年10月25日 環食 內蒙古呼錫林浩特,通遼,遼寧沈陽,撫順,本溪,吉林通化等地上午,除西藏極西部,新疆西部外,各地可見偏食
2042年4月20日 全食 曾母暗沙上午,除新疆西北部外,各地可見偏食
2042年10月14日 環食 曾母暗沙上午除西北和東北地區外,各地可見偏食
2043年4月9日 全食 +
2043年10月3日 環食 -
2044年2月28日 環食 黑龍江漠河極北部可見分極小的偏食
2044年8月23日 全食
2045年2月16日 環食
2045年8月12日 全食
2046年2月5日 環食
2046年8月2日 全食
2047年1月26日 偏食 新疆最西部外,各地可見偏食
2047年6月23日 偏食
2047年7月22日 偏食
2047年12月16日 偏食
2048年6月11日 環食 新疆,西藏西部可見偏食
2048年12月5日 全食
2049年5月31日 環食
2049年11月25日 全環食 新疆中北部,內蒙古,東北,河北北部以南地區可見偏食
❺ 日食,是什麽東東。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鍾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環食的最長時間是12分24秒。法國的一位天文學家為了延遲觀測日全食的時間,他乘坐超音速飛機追趕月亮的影子,使觀測時間延長到了74分鍾。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記錄,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確切的日食記錄。
【科學解釋】
[編輯本段]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歷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運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系,可分成五種食象: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開始,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鍾,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鍾;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范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 (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圖片說明】
[編輯本段]
太陽的一部份為什麼會消失了呢? 這是那部分的太陽剛好那時躲藏在月亮後面。 這是2005年的第一個日偏食也是到2006年三月前可觀測到的最後一次日全食圖。日食其間,太陽、月亮與地球是在一直線上。這次的日全食首先在南太平洋登場,可觀測偏食的地區則跨越南美洲與靠南方的北美地區。上面這張影像的景物是由手持數字相機在上周五所拍攝的。美國 北卡羅萊那州 Holly山區在整日霏雨後,部分被食掉的太陽暫時地從滿天烏雲中穿出。拍攝了一連串的影像後,這張最佳的日食照片是與另一張沒那麼好但有飛機的照片數字合成而來。
【發生的次數】
[編輯本段]
以下是20世紀(1901-1999)發生全世界范圍內日食的次數:
日偏食 78
日環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
總計 228
【觀看日食的知識】
[編輯本段]
巴德膜 目前最流行,
0.012mm厚
目視:5.0 減光10000倍
攝影:3.8
期間,太陽不會發出任何特殊的射線。日食的觀測常常被曲解,太陽不會預知地球上日食的發生,不會發出其它的射線,因此日食時待在室外並無害處。但看日偏食時應該 凝視還是匆匆一瞥呢?日食時太陽光雖比平時弱很多,但如若直視,對眼睛還是有傷害,可 能損傷眼角膜。人們由於好奇心,會凝視或斜視太陽。當然,日偏食還是很刺眼的,如果你 看太陽久一點,沒等你反應過來你的眼角膜已經受損。日食時眼睛受損不是因為太陽的異常, 而是人們由於好奇而沒注意保護措施。無論日食發生與否,都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 不要用所謂的「墨鏡」; 不要用「太陽鏡」,甚至幾個疊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陽在鏡子或水面的像;
用14號焊接鏡看太陽; 用有特殊塗層的邁拉鏡觀看,這可以從著名的天文館或科學博物館獲得;構制一個孔式投射器。
【日食的故事】
[編輯本段]
對古代人而言,日食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你能了解太陽對糧食耕種、日常生活的影響, 你就會關心天上的太陽為什麼突然不見了。中國古代認為日食是因為一條龍吞掉了太陽,其 它的文明也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有許多「解決方法」:打鼓、朝天空射箭、拿物或人祭祀等。 據傳,曾經有一次致命的日食報告錯誤。這是說公元前二世紀的兩個中國天文家由於 一些原因沒報告日食。那時的中國帝王認為自己是天子,十分重視天象,認為那是上天給的 暗示,因此他請了一批天文家定期觀測天象。那時彗星和流星不能被預言,但日食是可以預 測的。兩位天文家沒有告訴帝王日食這一重大天象的發生,帝王盛怒,將兩人斬首示眾。那時的天文學家比現在危險得多。
【太陽的相關知識】
[編輯本段]
日珥
日珥是突出在日面邊緣外面的一種太陽活動現象。日珥出現時,大氣層的色球酷似燃燒著的草原,玫瑰紅色的舌狀氣體如烈火升騰,形狀千資百態,有的如浮雲,有的似拱橋,有的像噴泉,有的酷似團團草叢,有的美如節日禮花,而整體看來它們的形狀恰似貼附在太陽邊緣的耳環,由此得名為「日珥」。 日珥的上升高度約幾萬公里,大的日珥可高於日面幾十萬公里,一般長約20萬公里,個別的可達150萬公里。日珥的亮度要比太陽光球層暗弱得多,所以平時不能用肉眼觀測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直接看到。 日珥是非常奇特的太陽活動現象,其溫度在5000~8000K之間,大多數日珥物質升到一定高度後,慢慢地降落到日面上,但也有一些日珥物質漂浮在溫度高達200萬K的日冕低層,即不附落,也不瓦解,就像爐火熊熊的煉鋼爐內居然有一塊不化的冰一樣奇怪,而且,日珥物質的密度比日冕高出1000~10000倍,兩者居然能共存幾個月,實在令人費解。
日冕
太陽最外層的大氣稱為日冕。日冕延伸的范圍達到太陽直徑的幾倍到幾十倍。在太陽活動極大年,日冕接近圓形;在太陽寧靜年則呈橢圓形。
b]日冕中有大片不規則的暗黑區域,叫冕洞。冕洞是日冕中氣體密度較低的區域。冕洞分為三種:極區冕洞,孤立冕洞,延伸冕洞。太陽能以太陽風----物質粒子流的形式失去物質。冕洞是高速太陽風的重要源泉。 日冕物質拋射是發生在日冕的非常宏觀龐大的物質和磁場結構,它是大尺度緻密等離子體的突然爆發現象。對地球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它。當太陽上有強烈爆發和日冕物質拋射時,太陽風攜帶著的強大等離子流可能到達地球極區。這時,地球兩極就出現極光。極光的形態千變萬化。太陽系內某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發生在日冕的耀斑叫X射線耀斑,它的波長只有1~8埃或更短。它直接引起地球電離層騷擾,從而影響地球短波通訊。
日浪
太陽光球層物質的一種拋射現象。通常發生在太陽黑子上空,具有很強的重復出現的本領,當一次沖浪沿上升的路徑下落後,又會觸發新的沖浪騰空而起,如此重復不斷,但其規模和高度則一次比一次小,直至消失。位於日面邊緣的沖浪表現為一個小而明亮的小丘,頂部以尖釘形狀向外急速增長。上升的高度各不相等,小沖浪只有區區幾百公里,大沖浪則可達5000公里,最大的竟達1~2萬公里。拋射的最大速度每秒可達100~200公里,要比最快的偵察機快100多倍。當它們到達最高點後,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便開始下降,直至返回到太陽表面。人們從高解析度的觀測資料中發現,沖浪是由非常小的一束纖維組成,每條纖維間相距很小,作為整體一起發亮,一起運動。
太陽活動預報
日地空間環境狀態的變化對現代生活、生產所依賴的現代尖端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前面已提到,X射線耀斑直接引起地球電離層騷擾,從而影響地球短波通訊。太陽質子事件會危及宇航員和宇宙飛行器上的感測器及控制設備,對在高緯地區飛行的旅客和乘務人員也構成輻射威脅。另外有人統計,劇烈的太陽活動與地震、火山爆發、旱澇災害、心臟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及交通事故都有關系。 所以,太陽活動和日地物理預報是非常重要的。太陽活動預報分為長期、中期、短期預報和警報。日地空間環境作為系統的科學研究對象是在1957年人類進入太空開始的。50至70年代是探索階段,人們逐步認識到太空環境的重要性。在大量探測的基礎上建立了描述環境的靜態模式,對一些重大的航天活動做了安全性的預報。80年代以後,在需求的推動下,日地空間環境的研究得到迅速的發展。自1979年開始每隔四年一次的國際日地預報會議均如期舉行,規模逐次擴大。為了聯合和協調各主要國家的工作,成立了聯合的預報中心。總部設在美國,有10個區域警報中心分布於全球。我們 北京區域警報中心是其中之一。進入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形象地稱之為「空間天氣」。
太陽活動周期
這一周期平均為22年,它包含兩個11年的太陽黑子周期,在每個周期中,太陽黑子的磁極極性相反,而其他各種日面現象的變化也象黑子一樣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這些日面現象包括日珥、耀斑和磁效應等的頻數起伏,磁效應則包括極光和對地球上無線電干擾的增強。太陽黑子的11年基本周期(有時也稱為太陽活動周)是施瓦貝於1843年宣布發現的。有人企圖把太陽活動周期同其他各種現象的變化聯系在一起,如太陽直徑的微小變化。甚至樹木年輪的變化都同太陽活動周期有關。
【最早的日食記錄】
[編輯本段]
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我國河南省安陽的人們,正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正常活動,可是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了。人們仰望天空,之間光芒四射的太陽,突然產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來。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後,卻又開始復原了。這就是人類歷史上關於日食的最早記錄。它刻在一片甲骨文上。
我國古代對日食的觀察,保持了紀錄的連續性。例如在《春秋》這本編年史終究記載了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從公元3世紀開始對於日食的記錄,更是一直延續到近代,長達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持續時間最長的日食】
[編輯本段]
日食(月亮界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持續的最長時間為7分31秒。1955年發生在費城西部持續時間為7分8秒的日蝕是近年最長的一次。據預測,2186年大西洋中部地區將發生一次持續時間7分29秒的日蝕。1995年,泰國曼谷的一次日蝕中,一位母親和孩子被攝影照片,這次日蝕在該國某些地區為日全蝕。月蝕(月亮運行進入地球的阻影)持續的最長時間為1小時47分。2000年7月16日,在北美的西海岸人們看到這種景象。
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十年日食時間表】
[編輯本段]
年 月日類型 最佳觀測點
2008 2 7 環 南極洲、太平洋
2008 8 1 全 加拿大、北冰洋、俄羅斯、中國
2009 1 26 環 大西洋、印度洋、印度尼西亞
2009 7 22 全 印度、中國、太平洋
2010 1 15 環 非洲、印度洋、緬甸、中國
2010 7 12 全 太平洋、南美洲南部
2012 8 1 環 中國、日本、太平洋、美國
2012 11 14 全 澳大利亞、太平洋
2013 5 10 環 澳大利亞、伊里安島、太平洋
2013 11 3 全環 大西洋、非洲
2014 4 29 環 南極洲
2015 3 20 全 大西洋、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北冰洋
2016 3 9 全 印度尼西亞、太平洋
2016 9 1 環 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2017 2 26 環 太平洋、南美洲南部、大西洋、非洲南部
2017 8 22 全 太平洋、美國、大西洋
2019 7 3 全 太平洋、南美洲
2019 12 26 環 阿拉伯半島、印度、印度尼西亞、太平洋
2020 6 21 環 非洲、阿拉伯半島、巴基斯坦、中國、太平洋
2020 12 15 全 太平洋、南美洲南部、大西洋
2021 6 10 環 北美洲東北部、北冰洋、俄羅斯
2021 12 4 全 大西洋、南極洲、太平洋
2023 4 20 全環 印度洋、伊里安島、太平洋
2023 10 15 環 太平洋、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北部、大西洋
2024 4 9 全 太平洋、北美洲南部、大西洋
2024 10 3 環 太平洋、南美洲極南部、大西洋
2026 2 17 環 南極洲、印度洋
2026 8 13 全 北冰洋、格陵蘭島、大西洋、歐洲極西部
2027 2 6 環 太平洋、南美洲極南部、大西洋
2027 8 2 全 大西洋、非洲極北部、亞洲極西南部、印度洋
2028 1 26 環 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歐洲西部
2028 7 22 全 印度洋、澳大利亞、太平洋
[傳說]
天狗餓了,吃太陽或月亮,後來被眾神追,吐出來了
我國今年的日食
八月一日,我國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壯觀-日食
日全食的發生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時間節點:初虧,月球靠近太陽之時, 月球的視圓面第一次和太陽視圓面相外切的時刻,即日食開始;食甚,月球中心和太陽中心距離最近的時刻,此時,看到太陽被遮掩的部分最大。日全食時,食甚即為太陽被完全遮住之時;復圓,月球的視圓面第二次和太陽視圓面相外切的時刻,即該地方見食結束。
以下是我國主要城市可見日食的時間表,其中時間為北京時間,「——」則代表該城市無法見到日全食發生的那個特定的時間點。無法看到食甚的公眾將能看到帶食日落的美妙場景,而能夠看到食甚的公眾則相對較為幸運,他們可看到太陽被月亮完全遮住時的情景。當然,最幸運的要數能夠看到復圓的公眾,因為他們能夠看到整個日全食的發生過程。
地名 初 虧 食 甚 復 圓
北京 18時17分13秒 19時10分02秒 ————
天津 18時18分18秒 19時10分48秒 ————
石家莊 18時20分21秒 19時13分27秒 ————
太原 18時20分49秒 19時14分26秒 ————
呼和浩特18時16分15秒 19時10分26秒 ————
沈陽 18時13分12秒 19時04分24秒 ————
長春 18時09分42秒 19時00分36秒 ————
哈爾濱 18時06分40秒 18時57分25秒 ————
上海 18時28分27秒 ———— ————
南京 18時28分12秒 ———— ————
杭州 18時30分11秒 ———— ————
合肥 18時28分54秒 ———— ————
福州 18時36分17秒 ———— ————
南昌 18時33分48秒 ———— ————
濟南 18時22分02秒 19時14分19秒 ————
鄭州 18時25分27秒 19時18分21秒 ————
武漢 18時31分30秒 ———— ————
長沙 18時35分19秒 ———— ————
廣州 18時42分36秒 ———— ————
南寧 18時44分39秒 ———— ————
成都 18時32分57秒 19時27分34秒 ————
貴陽 18時39分10秒 19時32分01秒 ————
昆明 18時42分18秒 19時35分32秒 ————
拉薩 18時34分09秒 19時31分42秒 20時24分44秒
西安 18時26分46秒 19時20分50秒 ————
蘭州 18時24分01秒 19時19分49秒 ————
西寧 18時22分53秒 19時19分24秒 20時12分00秒
銀川 18時20分03秒 19時15分31秒 ————
烏魯木齊18時05分34秒 19時07分34秒 20時04分59秒
台北 18時36分39秒 ———— ————
香港 18時43分30秒 ———— ————
海口 18時48分14秒 ———— ————
澳門 18時43分51秒 ———— ————
重慶 18時34分26秒 19時28分11秒 ————
漠河 17時55分10秒 18時47分33秒 19時37分33秒
喀什 18時08分12秒 19時12分31秒 20時11分31秒
撫遠 18時01分02秒
❻ 日全食知識
日全食知識
一、什麼叫日食?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就會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鍾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二、日食持續多長時間?
●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環食的最長時間是12分24秒。法國的一位天文學家為了延遲觀測日全食的時間,他乘坐超音速飛機追趕月亮的影子,使觀測時間延長到了74分鍾。
三、日食發生的條件是什麼?
●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歷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運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四、什麼叫倍利珠現象?
●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五、日食食相分哪幾種?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系,可分成五種食象:
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
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開始,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
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
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鍾,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鍾;
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六、最早的日食記錄是什麼時間?
●刻在一片甲骨文上的日食記錄是人類歷史上關於日食的最早記錄。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我國河南省安陽的人們,正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正常活動,可是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了。人們仰望天空,之間光芒四射的太陽,突然產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來。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後,卻又開始復原了。我國古代對日食的觀察,保持了紀錄的連續性。例如在《春秋》這本編年史終究記載了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從公元3世紀開始對於日食的記錄,更是一直延續到近代,長達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七、持續時間最長的日食是多少?
●日食(月亮界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持續的最長時間為7分31秒。1955年發生在費城西部持續時間為7分8秒的日食是近年最長的一次。據預測,2186年大西洋中部地區將發生一次持續時間7分29秒的日蝕。
八、直接用眼睛觀看日食有危害嗎?
●日食時太陽光雖比平時弱很多,但如若直視,可能損傷眼角膜。人們由於好奇心,會凝視或斜視太陽。如果你看太陽久一點,沒等你反應過來你的眼角膜已經受損。日食時眼睛受損不是因為太陽的異常,而是人們由於好奇而沒注意保護措施。無論日食發生與否,都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
九、如何正確觀看日食?
●日食時不能直接用肉眼觀測,以免眼球被灼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失明。
正確的觀測方法:
A、專用觀測鏡觀測:市面上有專門的日食眼鏡出售。用這種眼鏡觀測效果好,也不傷害眼睛。
B、小孔成像觀測:用一根針在紙上穿一個小孔,通過小孔在另外紙面或其他界面上的投影觀測日全食;另外還可以利用兩只手指交叉組成小孔來觀測。
C、望遠鏡投影:太陽的影像經過望遠鏡後,會在地面上投影,通過觀測投影來觀看日全食。但絕對不能通過望遠鏡直接觀看日全食,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失明。如採用天文望遠鏡觀測需要專業指導。
D、電焊護目鏡:有專門出售電焊護目鏡的店面。但需要注意:電焊護目鏡與墨鏡不一樣,墨鏡不可用於觀測日全食。
不正確的方法:
A、墨鏡/太陽鏡:這是最危險的觀測日全食方法之一,也是被謬傳最廣的方法之一。墨鏡/太陽鏡不是專門為觀測日全食而設計,直接戴墨鏡/太陽鏡觀測日全食會傷害眼睛。
B、曝光過的底片:以前有人用過這一方法觀測日全食,但由於每個人利用底片製作水平不一樣,底片曝光程度不一樣,不能完全保證觀測安全。
C、蠟燭熏黑玻璃:這也是比較早期的土辦法,但仍然有問題,由於熏黑程度、玻璃片厚薄等不均勻的問題,不能完全保證觀測安全。
D、曝光過的X光底片:這一方法沒有經過完全論證確認,不建議大家使用。
E、倒入墨汁的水:盡管有墨汁的水已經變成了黑的背景,但仍然會將較多的太陽光反射到觀測者眼中,對眼睛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十、2009年中國日全食發生在什麼時間,哪些城市能夠看到?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將會發生在早上九點左右,日全食帶將從西向東掃過是幾乎整個長江流域主要城市。居在這些地區的人將有機會看到百年難得一遇的超長時間日全食,全食時間長達4-5分鍾,對於日全食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黑夜了。
十一、日全食對人們生活有哪些影響?
●日全食持續期間,天空亮度驟減,人眼的視覺適應性來不及調整,很可能會給生產、生活、健康等帶來不利的影響。
1、不當觀測視力會受損。日全食過程中,很多人會進行觀測。在食既之前,太陽依然很明亮,不正當地使用觀測眼鏡或直接目視太陽都會造成失明等視覺損傷。尤其是生光瞬間,太陽突然增亮,觀測者可能還沉浸在肉眼能看到的興奮之中,不小心就會被強烈的陽光灼傷眼睛,甚至失明。尤其在偏遠地區,人們可能因太陽的短暫消失而好奇地觀望。這時,太陽的再次突然顯露很可能會灼傷眼睛。
2、容易導致交通事故。日全食在食既和生光這6分多鍾時間里,由於天空突然黑暗下來,有可能會引起交通安全問題。日全食發生時,如果之前沒有做好相關的宣傳和預案,那麼有可能在機場、高速公路等交通樞紐附近引起交通擁堵乃至撞車意外事故。
3、醫療可能受到干擾。如果日食期間醫院的供電、照明等應對不及時,有可能發生病人慌亂、醫療過程差錯等問題,產生一些醫療安全事故。
4、引起少數人恐懼心理。農村、山區、林區等偏遠地區,科普宣傳不夠也會引起人們心理上的恐慌。過去,人們並不知道這一天象發生的原理,傳說是「天狗吞日」了,所以就對日食產生了恐懼,日食被看做「不祥之兆」,出現了一些迷信行為。
十二:如何正確應對2009中國日全食?
●1、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宣傳工作,讓百姓及時了解,做好准備,引導人們正確觀測日全食
2、為避免交通事故。有關方面應通過報紙、電視、電台等渠道,告知市民天空將在什麼時間變黑。高空作業人員、戶外旅遊人員等提前根據日全食黑幕時間安排好作息時間。建築、運輸等行業都需提前做好安全應對措施,防止幾分鍾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行駛在路上的司機在日全食發生前,應打開車燈減速小心駕駛。同時高空作業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見五指而發生事故。
3、各部門應協調配合。相關部門應根據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及早制定工作預案。特別要針對日全食期間高溫酷熱的氣候情況,在人群密集的觀測區、觀測點,做好防暑降溫和醫療保障等服務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
4、交通管理部門、特別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應制定預案,採取措施,確保行車安全。
建設工程管理部門應對日全食地區在日全食期間的高空作業、野外作業提出防護要求,避免建設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旅遊主管部門加強組織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制定和實施工作預案,確保觀測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❼ 日食的資料
日食介紹】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恆星和行星,幾分鍾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生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環食的最長時間是12分24秒。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記錄,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確切的日食記錄。
【科學解釋】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歷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運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系,可分成五種食象: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開始,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鍾,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鍾;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范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 (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方,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圖片說明】
圖片說明:太陽的一部份怎麼會消失了? 這是那部分的太陽剛好那時躲藏在月亮後面。 這是2005年的第一個日偏食也是到2006年三月前可觀測到的最後一次日全食圖。日食其間,太陽、月亮與地球是在一直線上。這次的日全食首先在南太平洋登場,可觀測偏食的地區則跨越南美洲與靠南方的北美地區。上面這張影像的景物是由手持數字相機在上周五所拍攝的。美國 北卡羅萊那州 Holly山區在整日霏雨後,部分被食掉的太陽暫時地從滿天烏雲中穿出。拍攝了一連串的影像後,這張最佳的日食照片是與另一張沒那麼好但有飛機的照片數字合成而來。
【次數】
以下是20世紀(1901-1999)發生全世界范圍內日食的次數:
日偏食 78
日環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
總計 228
【觀看日食的知識】
期間,太陽不會發出任何特殊的射線。日食的觀測常常被曲解,太陽不會預知地球上日食的發生,不會發出其它的射線,因此日食時待在室外並無害處。但看日偏食時應該 凝視還是匆匆一瞥呢?日食時太陽光雖比平時弱很多,但如若直視,對眼睛還是有傷害,可 能損傷眼角膜。人們由於好奇心,會凝視或斜視太陽。當然,日偏食還是很刺眼的,如果你 看太陽久一點,沒等你反應過來你的眼角膜已經受損。日食時眼睛受損不是因為太陽的異常, 而是人們由於好奇而沒注意保護措施。無論日食發生與否,都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 不要用所謂的「墨鏡」; 不要用「太陽鏡」,甚至幾個疊放也不行;不要看太陽在鏡子或水面的像;
用14號焊接鏡看太陽; 用有特殊塗層的邁拉鏡觀看,這可以從著名的天文館或科學博物館獲得;構制一個孔式投射器。
【日食的故事】
對古代人而言,日食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你能了解太陽對糧食耕種、日常生活的影響, 你就會關心天上的太陽為什麼突然不見了。中國古代認為日食是因為一條龍吞掉了太陽,其 它的文明也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有許多「解決方法」:打鼓、朝天空射箭、拿物或人祭祀等。 據傳,曾經有一次致命的日食報告錯誤。這是說公元前二世紀的兩個中國天文家由於 一些原因沒報告日食。那時的中國帝王認為自己是天子,十分重視天象,認為那是上天給的 暗示,因此他請了一批天文家定期觀測天象。那時彗星和流星不能被預言,但日食是可以預 測的。兩位天文家沒有告訴帝王日食這一重大天象的發生,帝王盛怒,將兩人斬首示眾。那時的天文學家比現在危險得多。
附錄
【太陽的相關知識】
日珥
日珥是突出在日面邊緣外面的一種太陽活動現象。日珥出現時,大氣層的色球酷似燃燒著的草原,玫瑰紅色的舌狀氣體如烈火升騰,形狀千資百態,有的如浮雲,有的似拱橋,有的像噴泉,有的酷似團團草叢,有的美如節日禮花,而整體看來它們的形狀恰似貼附在太陽邊緣的耳環,由此得名為「日珥」。 日珥的上升高度約幾萬公里,大的日珥可高於日面幾十萬公里,一般長約20萬公里,個別的可達150萬公里。日珥的亮度要比太陽光球層暗弱得多,所以平時不能用肉眼觀測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直接看到。 日珥是非常奇特的太陽活動現象,其溫度在5000~8000K之間,大多數日珥物質升到一定高度後,慢慢地降落到日面上,但也有一些日珥物質漂浮在溫度高達200萬K的日冕低層,即不附落,也不瓦解,就像爐火熊熊的煉鋼爐內居然有一塊不化的冰一樣奇怪,而且,日珥物質的密度比日冕高出1000~10000倍,兩者居然能共存幾個月,實在令人費解。
日冕
太陽最外層的大氣稱為日冕。日冕延伸的范圍達到太陽直徑的幾倍到幾十倍。在太陽活動極大年,日冕接近圓形;在太陽寧靜年則呈橢圓形。
b]日冕中有大片不規則的暗黑區域,叫冕洞。冕洞是日冕中氣體密度較低的區域。冕洞分為三種:極區冕洞,孤立冕洞,延伸冕洞。太陽能以太陽風----物質粒子流的形式失去物質。冕洞是高速太陽風的重要源泉。 日冕物質拋射是發生在日冕的非常宏觀龐大的物質和磁場結構,它是大尺度緻密等離子體的突然爆發現象。對地球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它。當太陽上有強烈爆發和日冕物質拋射時,太陽風攜帶著的強大等離子流可能到達地球極區。這時,地球兩極就出現極光。極光的形態千變萬化。太陽系內某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發生在日冕的耀斑叫X射線耀斑,它的波長只有1~8埃或更短。它直接引起地球電離層騷擾,從而影響地球短波通訊。
日浪
太陽光球層物質的一種拋射現象。通常發生在太陽黑子上空,具有很強的重復出現的本領,當一次沖浪沿上升的路徑下落後,又會觸發新的沖浪騰空而起,如此重復不斷,但其規模和高度則一次比一次小,直至消失。位於日面邊緣的沖浪表現為一個小而明亮的小丘,頂部以尖釘形狀向外急速增長。上升的高度各不相等,小沖浪只有區區幾百公里,大沖浪則可達5000公里,最大的竟達1~2萬公里。拋射的最大速度每秒可達100~200公里,要比最快的偵察機快100多倍。當它們到達最高點後,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便開始下降,直至返回到太陽表面。人們從高分辯率的觀測資料中發現,沖浪是由非常小的一束纖維組成,每條纖維間相距很小,作為整體一起發亮,一起運動。
太陽活動預報
日地空間環境狀態的變化對現代生活、生產所依賴的現代尖端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前面已提到,X射線耀斑直接引起地球電離層騷擾,從而影響地球短波通訊。太陽質子事件會危及宇航員和宇宙飛行器上的感測器及控制設備,對在高緯地區飛行的旅客和乘務人員也構成輻射威脅。另外有人統計,劇烈的太陽活動與地震、火山爆發、旱澇災害、心臟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及交通事故都有關系。 所以,太陽活動和日地物理預報是非常重要的。太陽活動預報分為長期、中期、短期預報和警報。日地空間環境作為系統的科學研究對象是在1957年人類進入太空開始的。50至70年代是探索階段,人們逐步認識到太空環境的重要性。在大量探測的基礎上建立了描述環境的靜態模式,對一些重大的航天活動做了安全性的預報。80年代以後,在需求的推動下,日地空間環境的研究得到迅速的發展。自1979年開始每隔四年一次的國際日地預報會議均如期舉行,規模逐次擴大。為了聯合和協調各主要國家的工作,成立了聯合的預報中心。總部設在美國,有10個區域警報中心分布於全球。我們 北京區域警報中心是其中之一。進入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形象地稱之為「空間天氣」。
太陽活動周期
這一周期平均為22年,它包含兩個11年的太陽黑子周期,在每個周期中,太陽黑子的磁極極性相反,而其他各種日面現象的變化也象黑子一樣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這些日面現象包括日珥、耀斑和磁效應等的頻數起伏,磁效應則包括極光和對地球上無線電干擾的增強。太陽黑子的11年基本周期(有時也稱為太陽活動周)是施瓦貝於1843年宣布發現的。有人企圖把太陽活動周期同其他各種現象的變化聯系在一起,如太陽直徑的微小變化。甚至樹木年輪的變化都同太陽活動周期有關。
最早的日食記錄
公元前1217年5月26日,居住在我國河南省安陽的人們,正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正常活動,可是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了。人們仰望天空,之間光芒四射的太陽,突然產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來。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後,卻又開始復原了。這就是人類歷史上關於日食的最早記錄。它刻在一片甲骨文上。
我國古代對日食的觀察,保持了紀錄的連續性。例如在《春秋》這本編年史終究記載了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244年中的37次日食。從公元3世紀開始對於日食的記錄,更是一直延續到近代,長達一千六七百年之久。
持續時間最長的日食
日食(月亮界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持續的最長時間為7分31秒。1955年發生在費城西部持續時間為7分8秒的日蝕是近年最長的一次。據預測,2186年大西洋中部地區將發生一次持續時間7分29秒的日蝕。1995年,泰國曼谷的一次日蝕中,一位母親和孩子被攝影照片,這次日蝕在該國某些地區為日全蝕。月蝕(月亮運行進入地球的阻影)持續的最長時間為1小時47分。2000年7月16日,在北美的西海岸人們看到這種景象。
❽ 2009年河南安陽日食看到的是日環食還是日偏食.有人說他看到了的是日環食.地址是河南安陽。可能嗎
你說的是2009年7與22日的日食吧,剛用軟體模擬了一下,安陽只能看到日偏食,事實上那天很多地方看到的是日全食,不可能看到環食的。2009年1月26日倒是發生過一次日環食,但你那裡是絕對看不到的,連偏食也沒有哦。
❾ 1987年農歷8月初一有什麼天文奇觀嗎
1987年的農歷八月初一是陽歷的9月23號,當天有日環食現象發生
1987年9月23日上午,我國新疆,內蒙,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區可以看到一次日環食。而河南省安陽市是這次日食觀測的最佳地點。
詳情可參考如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