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漳州長壽鴨蛋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漳州長壽鴨蛋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8-11 03:54:26

① 閩南地區有什麼特色美食嗎

漳州其它地方知道的比較偏面,說說老家漳州詔安的小吃特產吧

1,詔安的海鮮大排檔滿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鐵爐港海鮮大排檔、後林海鮮大排檔,店裡面的炒什錦和油飯最有詔安特色

2,詔安的甜湯、菜頭粿和蚝烙是詔安人夜宵的最愛,大街晚上的甜湯攤位常常人滿,體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頭粿和蚝烙堪稱一絕不管是夜宵還是午晚餐,都是詔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

3,詔安的貓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懶得煮的就去保欽家或者陽光路臭頭家貓仔粥店裡來一碗。

4,麥熟估計整個中國只有詔安有,這個只有各人家裡才會做一般過年後到立夏都會有人吃,過了這個時間就沒人吃了,特別的味道出門在外的詔安人最是念想。

5,油敦邊城中學門口擺攤的,無米粿大街新華圖書成邊上下午擺攤的這個也可以去體育中心附近蒸食膳詔安特色小吃店吃。

一般外面吃不到的小吃:甜果、艾草粿、麥熟、和合包(喜宴才有)、發粿、九層粿

伴手禮:蝦丸、牛肉丸、番薯糖、貢糖、咸餅、八仙茶

水果:荔枝,龍眼,青梅,菠蘿蜜居多

② 請問福建漳州哪裡有批發鵝蛋,雞蛋,鴨蛋

批發還是到浦東批發市場,立交橋旁邊,那是個副產品批發市場專門賣這些,或著各大蔬菜批發市場

③ 閩南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其它地方知道的比較偏面,說說老家漳州詔安的小吃特產吧

1,詔安的海鮮大排檔滿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鐵爐港海鮮大排檔、後林海鮮大排檔,店裡面的炒什錦和油飯最有詔安特色

2,詔安的甜湯、菜頭粿和蚝烙是詔安人夜宵的最愛,大街晚上的甜湯攤位常常人滿,體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頭粿和蚝烙堪稱一絕不管是夜宵還是午晚餐,都是詔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

3,詔安的貓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懶得煮的就去保欽家或者陽光路臭頭家貓仔粥店裡來一碗。

4,麥熟估計整個中國只有詔安有,這個只有各人家裡才會做一般過年後到立夏都會有人吃,過了這個時間就沒人吃了,特別的味道出門在外的詔安人最是念想。

一般外面吃不到的小吃:甜果、艾草粿、麥熟、和合包(喜宴才有)、發粿、九層粿

伴手禮:蝦丸、牛肉丸、番薯糖、貢糖、咸餅、八仙茶

水果:荔枝,龍眼,青梅,菠蘿蜜居多

④ 漳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漳州其它地方知道的比較偏面,說說老家漳州詔安的小吃特產吧

1,詔安的海鮮大排檔滿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鐵爐港海鮮大排檔、後林海鮮大排檔,店裡面的炒什錦和油飯最有詔安特色

2,詔安的甜湯、菜頭粿和蚝烙是詔安人夜宵的最愛,大街晚上的甜湯攤位常常人滿,體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頭粿和蚝烙堪稱一絕不管是夜宵還是午晚餐,都是詔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

3,詔安的貓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懶得煮的就去保欽家或者陽光路臭頭家貓仔粥店裡來一碗。

4,麥熟估計整個中國只有詔安有,這個只有各人家裡才會做一般過年後到立夏都會有人吃,過了這個時間就沒人吃了,特別的味道出門在外的詔安人最是念想。

5,油敦邊城中學門口擺攤的,無米粿大街新華圖書成邊上下午擺攤的這個也可以去體育中心附近蒸食膳詔安特色小吃店吃。

一般外面吃不到的小吃:甜果、艾草粿、麥熟、和合包(喜宴才有)、發粿、九層粿

伴手禮:蝦丸、牛肉丸、番薯糖、貢糖、咸餅、八仙茶

水果:荔枝,龍眼,青梅,菠蘿蜜居多

⑤ 閩南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1、蚵仔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ě-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起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台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2、深滬水丸

深滬水丸又名魚丸,其形狀有圓狀的、塊狀的或魚形的。它具有色澤雪的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堅韌、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嘉臘」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製成的。

3、土筍凍

土筍凍是起源於福建泉州,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屬於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長二、三寸。

4、碗仔粿

碗仔粿俗名油蔥粿,是福建翔安馬巷傳統的地方小吃。吃起來清涼爽口,亦甜亦咸,別具風味,吃的時候如果澆上一點調好的醬,味道會更加鮮美。粿質不粘不結,軟滑有彈性。

5、馬蹄酥

馬蹄酥,雅名「香餅」,是福建同安的著名傳統小吃。馬蹄酥是由麵粉揉合各種材料烘烤而成的酥餅,原為唐代的宮廷食品,後流傳入民間,隨著歲月流轉,各個地方的馬蹄酥也演變出不同的餡料,形狀和名稱。

6、潤餅

潤餅,是中國閩南地區,潮汕地區,及台灣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筍絲、胡蘿卜絲、高麗菜(捲心菜、包菜)絲、韭黃、綠豆芽、香菇、酥海苔、豬肉腿、蝦仁、蛋皮絲等。

7、枕頭餅

枕頭餅是福建漳州平和縣南勝地方名點,屬於茶料甜點。長條狀外形,長約一寸八分,大小與小指頭相近,形似枕頭,故而得名,它新穎別致,小巧芳香,常被用來做贈品。原來自福建漳州,是百姓逢年過節的必備茶點和饋贈遠方親友的特色禮品,曾是明代嘉靖年間的朝廷貢品。

⑥ 漳州有哪些著名的小吃

漳州鹵面 漳州鹵面,久負盛名。採用肉絲、筍絲、蛋絲、香菇、魷魚、蝦干、黃花菜等配料在熱鍋里炒熟後,加上豬骨湯煮開,然後放入適量的味精、白糖、精鹽和番薯粉等,調成鹵料。進餐時,在面條上放些韭菜、豆芽、澆上鹵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魚絲、香菜等佐料。其特點:色澤鮮艷、質嫩爽滑、暈潤香醇、甘美可口。 手抓面 手抓面俗稱"豆乾麵份"或"五香面份",由面料、配料、佐料三部分合成,面料採用鹼面條煮熟趁熱在竹篩上鋪製成手掌大的圓形的薄片,稱"面份"。吃時在面份上放上"炸豆乾"(油炸豆腐)或"五香卷",加甜面醬、花生醬、芥辣醬、蒜醋醬等佐料,然後把面份捲起來用手抓著吃,故叫"手抓面"。其特點:香、甜、酸、辣俱全,油而不膩,爽口開胃。用手抓面吃,有感覺吧,不妨試試哦…… 貓仔粥 貓仔粥主要原料有晾乾的米飯(七八成熟),切片的鮮豬肝、瘦肉應時鮮魚、蝦仁、煮熟切絲的雞肉、切絲過油的香菇、扁魚等。食時,將米飯及各種原料放入盛有豬骨湯或魚湯的小鋁鍋中,加熱煮沸,片刻,起鍋盛碗,加上味精、蕪荽、蔥、蒜、醬油、胡椒粉等佐料即成。其特點:清淡、鮮美可口。現在的話好像不多見貓仔粥這種叫法了,但在漳州想要吃粥是絕對沒問題的,注意哦,是吃粥而不是喝粥,因為實在內有乾坤。記得那一次去一個粥店吃了一個叫做天下第一粥的,裡面啊,瘦肉,魚片,蝦仁,魷魚……內容十分豐富,卻濃郁中見清淡,吃起來十分的爽口 五香 將半肥半瘦豬肉條、蔥頭碎、荸薺碎、蝦皮等原料,調配五香粉、白糖、蝦油適量,加上番薯粉和水攪拌均勻成漿糊狀,再用豆腐皮包捲成長四寸、直徑一寸左右的圓條狀,放熱油鍋里炸熟。趁熱食用,外酥內潤,香味濃郁,鮮美可口。 潤餅 潤餅主要原料有春筍絲、胡蘿卜絲、高麗菜絲、韭黃、綠豆芽、香菇、酥海苔、豬肉腿、蝦仁、蛋皮絲等,食用時,用薄如蟬翼的熟麵皮把各種菜餚製成的陷料包捲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嗜好蘸各種醬料。其特點:嫩脆甜潤,醇香多味。亦可將包好的潤餅經油炸酥,俗稱"春餅",別有一番風味。 漳州人有吃潤餅的習慣,尤其清明前後,更為普遍。一直很喜歡吃,尤其喜歡那種親自動手把餅包起來的感覺,用一張薄薄地餅把還熱騰騰的菜包起來,然後順手就吃,潤餅拿在手裡,手心是熱的,吃在嘴裡,香噴噴的,當然還得小心,以防菜汁滴到衣服上哦。 蚝仔煎(也叫蚵仔煎) 龍海縣石碼鎮附近溪乾一帶,盛產"珠蚝"。"珠蚝"殼薄肉少,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醣量達60%,用"珠蚝"做成的蚝仔煎,味道鮮美。做蚝仔煎時,先在缽頭里用清水調勻番薯粉,加上適量的鴨蛋,切碎的蒜苗,上等醬油和味精,然後再把珠蚝倒進缽里攪勻,放入平底鍋用油煎,外酥內軟,吃起來分外鮮嫩香脆。 鍋邊糊 鍋邊糊好像是用米飯壓成的,薄薄的一層,有點像廣東的腸粉,將其加入清淡卻不失鮮美的湯里,加入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油條,加入一些切碎的韭菜,最好再加點鹵肥腸啊,鹵豬肺,鹵筍什麼的,更為美味哦。 窩邊糊是早餐的一個很好的選擇,清淡的,爽口的,而且價錢還很便宜。 豆花粉絲 滑嫩的豆花(就是北方人所說的豆腐腦)配上粗粗的粉絲,外加碎蘿卜干,蝦皮還有醬油等各種佐料,有的還加上香菜,最後再配上鹵肥腸等一些鹵料,美味啊。 扁食 扁食是什麼東西?就是餛飩唄。漳州中山公園附近的那家老字型大小做的扁食。那才真叫皮薄餡多啊。那個皮煮好後看著是透明的,餡也好香好香,不知道放了什麼佐料,湯料簡單,也清淡,卻不失一股誘人的香氣。扁食買回家去煮,細心的老闆會送一小包的蔥油加上一點香菜,回家後,把水燒開,放入扁食,加上這一小包調料,再加點鹽和味精就好了,簡單,卻一樣的好吃。 肉粽 米炒得香香的,包上各種同樣香噴噴的餡。比較老式的餡是用蔥加蝦皮炒肉,加上香菇,再加上一個鵪鶉蛋或四分之一個鹵鴨蛋。現在的餡花樣可就多了,可以包鹵肉,鹹蛋黃,板栗等……反正絕對不會讓你找不到餡的。 蚵仔面線 鮮美的蚵仔加上細細的面線,做成糊狀,加上點胡椒粉,別有一番滋味。 四果湯 如今的四果湯早已不止四果了,有的十幾果都有了,綠豆,紅豆,蓮子,白木耳,各種水果,如菠蘿,西瓜等,有的還有蜜餞,仙草,還有一種好像是用地瓜粉做的吧,透明的正方體,放在嘴裡特別有嚼勁。把這些好東西放在一起,加上糖水和刨冰,在夏天吃上這么一碗四果湯,真是太美了。而且四果湯很便宜哦,這么好的東西,一碗才一塊錢而已。 還有各種面類:比如牛肉麵,沙茶麵,鴨仔面等等。牛肉麵的湯可都是貨真價實地用牛肉熬成的湯哦,再加上美味的牛肉或牛肉丸子,嗯,滿口的濃郁,好吃。現在在街頭偶爾還能吃到一些很有特色的小餅,比如說三角餅,麵糊加上餡在兩塊鐵板之間現烤出來的,香,不過容易上火哦。 「全游網」是一個很好的旅遊網站,樓主想知道的,上面都有。 網址www.3608.com。

⑦ 漳州傳統民俗有哪些

一、春 節

春節俗稱「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禮神祭祀祖先,開門放鞭炮,叫做「開正」,1994年底市區禁止放鞭炮,此俗廢,但鄉村依舊。主婦煮甜線面湯、敬祀神祗後,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長壽。再以3碗飯,插上紅紙花,俗稱「飯春枝」祭祀先人,祝禱家庭糧食充足有剩餘。隨後拜年。到尊長、親友、鄰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則以朱盒(俗稱「薦盒」)盛糖果糕點、蜜餞,並泡以甜茶,熱情款待客人。至親好友,主人以佳餚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辭,雙方都以「紅包」(壓歲錢)和紅柑(雙數)贈予小孩。清同治有《竹枝詞》雲:「元旦春為一歲魁,大家拜賀禮相陪。兒童也解稱恭喜,賺得紅柑滿袖來。」

初一這天有很多禁忌,三餐不吃粥,避免出門遇雨;不掃地,不倒垃圾於戶外,意為財不外泄;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話;忌打破碗碟用具;不能到井邊挑水;不動針、不縫衣、不動刀等。如今很多青年已不忌諱,但仍有一部分人遵行不諱。

正月初二,「請女婿」。夫妻攜帶兒女,帶著禮物謁娘家,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備筵席請女婿,禮節十分隆重,現民間仍多循此俗。初五,商店恢復營業,小商販走街串巷吆喝喊賣,家居開始打掃衛生,轉入日常生活。

初九子時,用「三牲」、甜粿、水果等敬天公。

十一晚上,吃豆腐、韭菜、瘦肉,稱為「吃福」。

清以來,春節期間薌城有一種特別習俗即「逛公爺街」(今南昌路,是清時海澄公黃梧住所的街道),內中有風味小吃攤、售貨攤、戲台、布袋戲等娛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俗改游「娛春場」(1965年廢),址在中山公園或體育場,在保留原有的娛樂外,增設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並在春節期間組織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慰問教師、舉行團拜、開新春茶話會等活動。自90年代起時興家庭卡拉OK,為傳統佳節增添祥和熱烈的節日氣氛。

二、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俗稱「上元節」。

明,用木做燈架或結燈棚於繁鬧處,十一晚即試燈。燈用紗或紙做,雜以五色,剪人物極其精巧,有一燈費數十金者。十四、十五日連街接市,熒煌如火城。遊人絡繹,或擁細樂徐行,簫弦縹渺,謂之「行街」。兒童結隊張船燈,步駕於街市,鼓樂蹈歌喧鬧達曙。少年聚會僧寺賽機炮,煙花流星錯落,觀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燈,扎鰲山、放火炮外,子弟還扮仙獅、竹馬、龍燈諸戲。《竹枝詞》詠元宵:「滿城燈火巧安排,兢看鰲山景物佳。北管南腔聽不斷,幾番簫鼓過前街。」新娶媳婦站於元宵燈下任人觀看。

元宵節除「鬧花燈」外,還有「送燈」和「穿燈腳」舊俗。「送燈」指已婚嫁的女方娘家為男方送花燈,閩南方言「蓮」與「連」、「燈」與「丁」(孩子)諧音,作為祈祝「連生貴子」或「早日出丁」。「穿燈腳」是已婚未育的婦女,為祈求添丁,在上元期間,去街上鰲山燈棚底下,鑽出鑽入向燈神「求丁」。此俗已廢除。

今俗,自十三月夜街頭巷尾、宗祠宮廟就張燈結綵。遊人湧上街頭,賞花燈、猜燈謎。 上元節除吃「上元圓」外,家家戶戶必吃「蚝仔兜」,即海蚝拌番薯粉煮麵線。俗諺道:「蚝仔面線兜,好人來相交」。其間巧手主婦要烹飪出最拿手的菜餚,到宗祠奉祀祖宗,謂之「擺菜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元宵節仍沿襲下來,並由政府部門牽頭,各企事業單位為主,在中山公園或體育場舉辦元宵花燈展覽。花燈除原有的宮燈、走馬燈、蓮花燈、綉球燈、鯉魚燈等等品種以外,又設計了配以聲樂、布景等新型花燈。組織民間的弄龍、舞獅等踩街遊行。舉辦薌劇演唱,文娛晚會、體育比賽、猜燈謎、舞會等活動,賦予元宵節新的內容,又不失其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做 福

農歷二月十五日,明、清,諸鄉籌錢物、備牲禮,祭土神,祭畢,群飲於廟分胙而歸。稱為「做福」,現在已鮮有做福。但二月初二為灶王公生日,家家戶戶用糕餅飴糖供奉灶君,祈求合家平安,家畜興旺( 有的人家同時供土地公)。清《竹枝詞》曰:「祈農報土事無關, 打鼓吹簫賽社還,近日民風多演戲,鄉村亦唱外江班」。

四、上 已

陽春三月三為上已。明、清時,采百草合米粉作細粿, 祭祀後互相贈送。今居家則用「潤餅」祭祀玄天大帝和祖宗。有的人家則吃「鹵面」。有《竹枝詞》詠道「三月三日天氣長,祖祠祭罷共稱觴,豆芽蔥韭兼春筍,好卷新煎麥餅香」

五、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以祭祀祖先,《竹枝詞》詠道:「門前插柳雨初晴,令節今朝又一更。簌簌棠梨城畔路,誰家上冢祭清明。」薌城習俗掃墓有二種形式:一種叫「巡墓」,只用糕餅致祭,為墓冢除草添土、焚楮錠,以紙錢置墓頭。另一種叫「培墓」,先拜後土,再拜正墓。以酒食為祭品,其中必有甜糯米糕,俗信為了祈求祖先庇佑子孫日子過著甜美。然後「壓紙」,即用石頭壓住紙錢。若是新墳的第一次清明,子孫祭掃完畢,須分食煮熱的鴨蛋,然後將蛋殼放在墳上。新墳要連續3年培墓,以後每有娶新娘或添丁後的清明也要培墓。平時對墳墓不可隨便動土。婦女也可參加掃墓。

喪家掃墓第一年必須在節前掃墓,第二年為當日,第三年在節後。其餘清明節前後10天,掃墓、修墓、拾骸移葬的,凡事無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逢清明,人們紛紛到烈士陵園掃墓,追念先烈以寄託哀思。

六、浴佛節

農歷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生日,舊時各寺院的和尚沿門唱梵曲化緣,說是要頌經禮贊洗佛像,求布施「洗佛錢」。有《竹枝詞》曰:「龍華浴佛久相沿,和尚遊街藉乞錢。畢竟俗根仍未離,也須一洗脫塵緣。」現已廢。南山寺每逢此日,仍舉行龍華法會,參加者多女香客。我是一個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樂於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的傢伙!

七、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五月節」。端午這一日,家家戶戶在門楣上懸插艾、菖蒲、松、柳枝、大蒜頭,叫「五端」;飲雄黃酒或以之在兒童額上塗寫「王」字;綉香包內裝中葯茱萸、檀香等香料,佩帶在兒童胸前;飲午時水、午時茶(午時到井中汲水,用以泡茶)。這都是驅邪除毒的風俗。除此外,是日要包粽子、做鹵面、備菜餚敬祖先拜神明。粽子的品種有肉粽、鹼粽、豆粽等。喪家守孝期間不得蒸粿做粽,其家粽子由親友贈送。賽龍舟是薌城端午節最熱鬧的盛會, 從五月初開始至月底,九龍江畔分地段輪日舉行,獎品過去是當地商家富戶捐來的,在終點把獎品掛在竹竿上,飛舟爭渡,力爭上游,謂之「奪標」,水上盛會,熱烈非凡。有《竹枝詞》贊曰:「端陽佳節可人天,溪北溪南競斗船。金鼓聲喧齊喝采,錦標爭奪看誰先?」

八、天門開

農歷六月初六日為「天門開」。,俗信此日曬衣服不患蟲蛀,讀書人曬書,居家人滌井成俗。有《竹枝詞》曰:「曬衣六月蟲能除, 酷熱金烏燈太虛。此日『天門開』好曬,郝隆推曬腹中書。」此俗今已廢除。

九、半年圓

農歷六月十五日吃「半年圓」。是日要做半年圓以祭祀祖先。此圓和「冬至圓」有所不同,是用粳米做成,中摻點紅色,蒸熱加紅糖煮吃,以此寓半年團圓。

十、七 夕

農歷七月初七,又稱「七巧節」。婦女陳瓜果7盤, 茗碗爐香各7數,用針7枚,取綉線,於焚紙光下,伏地俄傾穿之,以能否穿過多寡評巧。俗說乞得巧的少女,在夜深人靜時,扒在井邊能隱約聽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泣聲。

現薌城人在七夕這天只喜吃「白酒」。晚上,用碗盛一碗清水,小孩把新縫衣針放於水面,浮者為「巧」。

十一、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又稱「鬼節」,俗稱「七月半」。這一日,家家祭祀先人,燒楮錢紙衣。道家在道觀作齋醮,僧尼在寺院作盂蘭盆齋、備豐富的齋品,祭祀孤魂野鬼。沿九龍江畔的百姓祭祀更為有趣。夜幕降臨,人們在河灘上擺上八仙桌,桌上供五牲或三牲祭品。道士和尚念經,為野鬼超度,謂之「普渡」。燒過紙錢,便放「水燈」。所謂「水燈」,即用砂缽裝油,點燃燈芯,置於溪中,任其漂流,順水流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帶有封建色彩的習俗漸廢。

十二、普 度

中元節為「鬼節」,延為「鬼月」。整個七月,大肆鋪張,各街道里巷以及農村,從初一到三十日,排日輪流做「普度」。

七月初一稱「開巷口」,即「開地獄門」,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一盞「普渡燈」,終月不熄。直到七月三十「關巷口」,即「關地獄門」才把燈取下燒掉。

七月間,每天都有一方百姓做普度,稱「普度日」。以牲禮菜餚敬祀鬼魂。祭完就大開宴席請客,晚上演戲,各村社街巷互相攀比,鋪張排場,終成陋習。到七月三十「關巷口」又設祭一次。舊時在公爺街,搭高台、豎燈桿,設「孤棚」,祭無主孤鬼,並延僧禮懺,法事完畢,滿戲檯子食物任人們搶回去吃,俗稱「搶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禁止普渡,至七十年代普渡活動已有較大收斂。但八十年代後,城鄉生活水平提高,鋪張浪費大搞普渡有所回潮,由此而產生的酗酒鬧事也瀕瀕不斷。由於政府加大力度宣傳禁止普渡,至九十年代城市居民已廢除此陋習。

十三、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是日以酒肉,月餅敬祀「福德正神」(土地公),並演戲以酬神,寓意春祈而秋報。舊俗中秋夜要拜祭月娘;婦女要「聽香」;小夥子用刀砍甘蔗,以卜行運,稱作「蔗卦」。有《竹枝詞》:「今宵設酒到三更,共賞中秋月色明。最是人間多問卜,不求財利即功名。」民國期間,富戶購月餅並宴請親友,喝酒賞月,猜迷、射覆。晚上,占卦人滿街,舊俗認為八月十五晚的卦最准。上舉習俗今已漸廢。

現中秋之夜,於月下設置水果(以柚子為主)、月餅再泡上一壺茗茶,邊泡茶邊吃餅邊賞月。每逢此佳節,更有海內外朋友歡聚一堂,共賞家鄉明月。

十四、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又稱「九月節」。舊時出遊登高山,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俗稱在重陽吃柚子補頭腦;吃番薯、芋頭補四肢筋骨;吃花生補手指;吃紅柿補心肺。《竹枝詞》詠道:「九月黃花秋色妍,登高落帽說當年,兒童游戲貪逃學,偷向城頭放紙鳶。」兒童在芝山放風箏,遊人至暮才散。

現在薌城人在這一天邀友人登高覽勝。這一時間,學校組織遠足,或舉行爬山比賽,或放風箏。自1988年國家定此日為「敬老節」後,社會各界在這天開展形式多樣的尊老、敬老活動。

十五、下元節

農歷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舊時迷信的居民,在這一天都要焚香點燭,以牲禮敬祭「三官大帝」,並於大廳前,懸掛三盞玻璃宮燈,名之曰「三界公燈」。此俗今已廢除。

十六、冬 至

在農歷十一月間,夜長晝短。凡外出者這天應盡量回家和家人團聚,合家品嘗「冬節圓」,謂之「添歲」。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必有「冬至圓」為祭品,稱作「秋祭」由古稀又有功名的老人謁祖,嫡系長房裔孫主祭,祭完排宴、分胙肉始畢。《竹枝詞》曰:「家家輾米煎圓香,祭祖祠堂共舉觴。刺綉傳聞添弱線,一天添得一條長。」我是一個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樂於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認自己是什麼的傢伙!

十七、尾 牙(牙祭)

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尾牙,家家戶戶「做尾牙」,敬地基主。三資企業老闆請員工吃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日東家不但要辦豐盛的酒餚祀地基主,還要遍請伙計表示犒勞,並以做「尾牙」酒宴決定明年伙計的去留。

十八、送 神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俗稱「送尪 」,以三牲酒禮供奉宅君,祭品中糕餅飴糖必不可少,俗信可粘住宅君說壞話的半邊嘴, 祈求宅君「上天說好話,下界保平安。」這天又稱「小年夜」,家家燈火通明,燃放鞭炮,為宅君送行。《竹枝詞》曰:「送神祀灶敬陳牲,風度家家爆竹聲。為祝來年運氣好,香燈供奉到天明」。送神後清掃房宅,俗稱「清沌」。待到正月初四,再隆重地迎接宅君下降,祀禮如舊,謂之「接尪 」。

十九、除 夕

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 ,叫為除夕,俗稱「廿九暝」或「年兜夜」。俗語道「大人亂操操,囝仔愛年到」。說的是除夕前幾天,家家戶戶要忙於諸如打掃衛生、 縫裁衣服,炊糕做粿 、殺雞宰鴨、備辦年貨諸事,孩子們卻因年兜而大飽口福、 新衣斗艷而歡天喜地。

除夕當天下午,要以三牲、飯菜、年粿等供品,祀神祭祖, 謂之「辭歲」。然後要貼大紅春聯、門簽和年畫,裝飾布置房間。逢居喪人家不貼春聯。除夕之夜,外出親人均要回家團聚,吃「年夜飯」。舊時飯桌下放一小火爐,謂之「圍爐」。菜餚常用韭菜、蘿卜、雞諧音「天長地久」、「好彩頭」、「起家」,還把比喻聚財的蛤殼撒在門後或床下,象徵發財致富、金銀滿屋。「圍爐」時,全家人不分貴踐、親親熱熱;席間禁忌說不吉利的話;偌若有親人在外未歸的,席上應為他留座位,擺上碗筷、酒杯、以示團聚;已婚女兒通常在夫家參加「圍爐」,不上娘家的團圓桌。圍爐後,長輩要給兒孫們分「紅包」(即「壓歲錢」)後來逐漸發展,能掙錢的後輩也給長者「紅包」。另外,宴席結束, 主婦要盛一碗米飯放於廚房,上插一紅紙花,俗稱「春飯」,諧音「剩飯」,祝願來年足食。又有用紅繩扎二整支甘蔗,倚置門後,寓意來年佳境有如甘蔗節節甜。接著便是「守歲」,俗信守歲要「竟夕不眠」,能使父母祖輩長壽。舊俗是慫恿兒輩賭博,或猜迷、行令、講故事,一夜未眠。點長明燈至初五方熄。

此外,在舊社會薌城還有個討債的特殊習俗,通常欠債要於過年前還清,除夕之夜便是當年結賬還債的最後期限。因此,財主是夜分派伙計,手提燈籠四齣收賬討債。而這天晚上的城隍廟( 今延安南路與修文東路交會處)按例公演戲曲,並依習俗在演戲、看戲期間,不許盤索債務,給一些無錢還債的人有個躲債的場所。故除夕之夜城隍廟演出的戲被譽為「躲債戲」。

⑧ 漳州最長壽的是哪個縣城

詔安縣。2019年,漳州市詔安縣榮獲「世界長壽鄉」的稱號。據悉,截至2018年12月,當地100歲以上老年人71人。

詔安人長壽不是近代才有的現象,其歷史悠久且有據可查。據《詔安縣志》記載,詔安縣在明清時期就有百歲壽星8名,其中沈起龍夫婦壽終均為126歲,歷代罕見。除有文字記載外,另有歷史文物古跡為證。明萬曆八年(1580 年),詔安縣建置「百歲坊」,大額枋書刻「明萬曆庚辰秋為冠帶壽民沈仲選立」,距今400多年仍保存完好。

詔安百歲坊(明萬曆八年建置)

⑨ 福建的特色小吃

寧德各色小吃1,南門的肉丸和江南丸.
肉丸,特色:用地瓜粉揉芋泥作外殼,以鮮肉、豆腐乾、蔥花、醬油、味精作成餡,煎熟即成,醇香可口。將牛肉剁成肉漿,按1:3的比例與甘薯澱粉混合,加入少量的精鹽和切碎的姜泥以及醬油、椒粉、醋、酒等佐料,搓揉至有很強的粘性後,揉成一粒粒直徑2厘米大的小丸,即是牛肉丸,然後放入蒸籠內蒸熟即成。蒸出來青綠透明,看著都有食慾,聞起來更是噴香,吃起來,還是你親自去嘗嘗,評價一下。
價格:一份兩元共7粒,肚子餓的話兩份就很飽了。
江南丸,特色:又名元宵丸,曾榮獲省、地風味小吃特別獎,分甜、咸兩種口味。先將糯米磨成粉後和水製成皮,以糖、芝麻、研碎的花生仁製成的皮里,成湯圓狀,放沸水的鍋中煮熟悉,即可食用。特點是皮薄、肉鮮、味美。
價格:一元六個,十二個甜的多些,鹹的少些.
2, 閩東賓館隔壁的龍岩小吃
推薦:茶葉蛋、芋頭面
特色:芋頭面,將蒸熟悉的芋頭與薯粉相混攪成團,用「蕃薯切」切成圓條狀,放入滾燙的鍋中,邊切邊煮,拌以牡蠣、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狡特的美食——芋頭面。湯汁濃郁,十分入味,而且辣椒可以隨口味增減,有彈性、夠勁道。
特色:茶葉蛋,茶、精鹽、醬油、蔥段、薑片,把茶葉、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等香料用紗布口袋裝好,和雞蛋一塊煮.煮好的茶葉蛋鮮香可口,方便攜帶,香味濃厚.
價格:分別為2元.0.8元,份量還可按食量相應增加,價格也就相應的增加了。
3、電力公司隔壁小巷裡的酸菜水粉
推薦:酸菜水粉、牛肉羹,酸菜水粉還可加入牛肉、或牛肉羹,味道更佳
特色:水粉中添加了酸菜,減少了油膩感且水粉作工精細,容易消化,且夠滑嫩,牛肉羹里加入了老酒和姜絲,達到了去腥的效果,湯汁也由此變得香郁。
價格:一般2-5元不等。
4、南濟路口的魚丸店.
特色:是用鰻魚、鯊魚或其它魚的肉在臼中搗成茸,加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上瘦肉或蝦肉等餡製成的,選料精細,製作考究,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鮮香。油而不膩,肉嫩,湯好,加上大腸那就更沒味了.
價格:5角,1元,都不等.看自己吃的分量而增加.
5、東湖市場橋頭的葯膳小腸湯和少年宮上的苦菜小腸湯.
推薦:葯膳小腸湯、牛雜。
特色:因為加入草葯熬制而成,所以清熱去火、滋身養顏。只有晚上營業。
苦菜小腸湯.特點:將小腸湯放入小腸煮開,加入洗凈的苦菜,滾一滾立即熄火出鍋。菜綠而不苦,湯味微苦,清涼,春夏季節食用。要點:苦菜入鍋一滾即出鍋,否則葉黃、湯苦澀,不能食用。只有早上營業.
價格:3元等不等.
6、萊茵城小巷的沙縣小吃. 福鼎小吃,.
推薦:扁肉也被稱餛飩.特色:最特別的是在皮、餡里加鹼,這樣一來,皮坯變得更有彈性,且不易酸敗變味,餡料則增加吃水量,脆嫩有味,嚼勁十足。煮熟後,晶瑩通透的扁食,載沉載浮於白濃的高湯上,再撒上翠綠的蔥花,清香撲鼻,誘惑難當。薄如紙張,色澤潔白,韌而有勁,久煮不爛。因柔軟滑潤,細膩爽口,富有燕窩風味而得名。
牛肉丸.特色:取牛肉剁成肉醬,放入地瓜粉、味精、鹽精、白糖及少許食用鹼一起揉拌均勻,成為牛肉丸坯。鍋內燒滾湯。用手拈牛肉丸坯成粒放入鍋內,把浮熟肉粒撈於碗內,再加湯、放辣、米醋,就成為獨具風味的牛丸內了。你若吃上這碗牛肉丸,將是一次美好的享受。
價格:2元,1元.
7、南環路的火燒鮮草蜜,
特色:仙草密眾所周知可降火保肝,本人還特別喜歡它裡面的蠶豆和澱粉塊,,每次都要求老闆給我多加點蠶豆和澱粉塊,但都不要花生還好老闆人好,不閑麻煩,每次都笑迎迎的。不知道以後多去幾次,混個臉熟。老闆會不會看到我就說「知道你不加花生」。
價格:2元
8、建新路建新花園對面的水煮活魚
特色:魚香肉嫩,口感極佳。不過要注意,殺魚煮魚時,最好要在旁邊監督,因為………這是本人的經驗之談,要不到時候缺斤少兩的不要和老闆吵噢!
價格:草魚一斤12元 鯉魚一斤10元
9,海麒圓,檳榔芋 , 泥釘凍 . 黃尖筍 . 煎海蠣
檳榔芋. 特點:山前芋」,福鼎傳統的特產之一。檳榔芋烹調方法多種多樣。製作零星點心時,將其洗凈,切塊泡入開水中煮熟悉。起鍋後,去皮,將熟芋磨成糊狀,按3:1的比例,加入干薯粉,拌攪均勻作為餅皮。喜咸者,用豬肉香菇作餡,製成咸芋餅;喜甜者,以炒花生、炒芝麻、砂糖作餡,製成甜芋餅。喜香脆者,放入油鍋;炸熟悉;喜柔軟者,用芭蕉葉片墊底,放入蒸籠,蒸熟。
10.泥釘凍. 特點: 泥釘,蛆狀動物,生活於灘塗表層,群集而居,身條長約5~7厘米,剛出土時呈土褐色,榨壓洗凈後,呈灰白色。把洗凈的泥釘放入鍋內加水、食鹽煮熟悉,拌些蔥花,冷卻後湯汁自然膠凍即成泥釘凍。食用時用筷子劃成一塊塊,銀灰透明,入口不膩,清淡可口。
11.黃尖筍 . 特色:出產於古田縣黃田、水口沿江一帶,尤以黃田炎多。黃尖竹多叢生,清明時節破土而出。採挖標准長25厘米,其中18~20厘米是埋在土裡的部分,呈黃色,出土部分為青綠色。多腐殖質的鬆土地帶出生的,筍質最好。黃尖筍不必預煮去汁,而像一般蔬菜一樣要即時烹調處理。它可以熱鍋快炒而保其清脆,亦可清湯燒煮而留下甘味;它可以雜以腌菜、肉絲炒煮以富含多味,亦可單獨下鍋自求清正品味。
12.煎海蠣. 特色: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蚝」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勻,然後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以蒜泥、沙茶醬、芫荽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膩、美味可口之功效。
價格10元-20元.
南濟路上或南門的光餅.
13.特色:繼光餅. 俗稱光餅、掛餅。以麵粉為主,經發酵後,佐以精鹽,製成直徑約3.4厘米、厚1厘米左右、中心有一細孔的小圓體,經炭火烤熟後,餅的表面似有一層薄殼,黃中帶紫,餅囊像蒸熟的饅頭,疏鬆柔軟,味道香脆略帶鹹味,十分可口。
價格:1元五個.
14.少年宮路上的炒米粉和炒煮白果或黃果.
特色: 取上等薯粉絲用熱水燙軟後瀝干,然後在熱鍋中放入食油、蔥燒熱後放入粉絲爆炒,配上少量佐料(多以肉絲、香菇、酸菜、辣椒)炒成。食之滑潤不膩,辛辣香醇,既可當主食,又可作點心。白果和黃果煮法差不多,當味道卻大大不同,嚼中帶勁.
價格:2.5到3元
15.人民影院邊上的小攤,蘆葉(菅)棕(不知現在還有不)
特色:畲族特色食品。用蘆葉包裹經黃鹼水泡過數小時的糯米,煮熟悉而成。粽成矩形,約20厘米長,煮熟悉的蘆葉粽為淺黃色,既有粘性又不含糊。要在是糯米中摻少許的豌豆或金甲豆、羊鬍子豆之類的「豆粽」,更是芬香而不膩,既悅目又別有風味。
16.興業銀行對面的春卷
特色: 屬素菜春卷。以精白面為皮,蘑菇、筍絲、豆腐乾、胡蘿卜及調料為餡,油炸而成。色澤金黃,香脆可口。無肉而有肉味。
價位:5角
17.南濟山角的鍋邊糊
特點: 鐵鍋放水,加入蝦皮及多種調味品,旺火燒開,取稀米漿澆水線以上的熱鍋邊上,即形成片狀米粉干,鏟入湯中而成。其味鮮美,為福州地區大眾性早點。
價格:1元(應該沒記錯)
還有很好吃的民間小吃,如寧德年糕,粽子.這些一般只有各家各戶在一定的節日里才吃的到.